關於音樂製作的 5 4 3!?

俗話說,幹得賣力氣,不如幹得巧。 凡事都沒那麼簡單,我們也不能低估努力工作的效果,但這篇文章主要是談在音樂製作語境中,如何做得更巧? 

我們下面要討論的很多內容都屬於前期準備工作範疇。 在開始主要工作之前深思熟慮並將一切準備就緒,你就能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而無需停下來解決問題且分散注意力。 

製作更好用的DAW範本 

耗時:不到一小時 成本:免費 

 

載入DAW時你看到的是空白專案? 這可能是每個 DAW的預設設置,但並不意味著你無法更改——而且其實也花費不了太多精力。 

巧用DAW範本

你的預設工程項目應該包含很多內容。 用你喜歡的外掛程式設置返回通道; 將某些常用樂器載入到通道中; 準備好常用通道(如“人聲”和“貝斯”等等),並提前載入好你通常使用的外掛程式。 你可以在製作範本時先旁通這些設置,只需在需要時打開即可。 

同樣,如果你有自己熟悉的顏色編碼系統、給鋼琴鍵盤用的創意處理鏈路、主總線上的分析器或保證電平安全的限制器,以及參考軌道設置——都可以把它們加入到你的範本中,使其成為你的預設工程項目設置。

如果你的DAW不允許你選擇一個專案作為預設,那只需保存一個專案以進行載入然後再保存——而不要每次開始做新東西時都開一個完全新建的空白專案。

更好地利用耳機 

耗時:一到兩小時 成本:點擊瞭解

 

耳機是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耳機不是“正規”監聽器的替代品,而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可以説明你發現可能錯過的細節。 但耳機也有頻率回應曲線和立體聲聲場,這可能會導致輸出的音訊不準確。 因此,一些製作人永遠不插耳機用。 

在工作室巧用Waves Nx 

不過,利用Waves Nx系列外掛程式,能讓你的耳機表現得像錄音室監聽器那樣精準。 Nx還可以校正耳機寬度問題、頻率回應曲線,甚至能類比知名錄音棚的控制室。 

能使用更多的播放系統對於混音來說始終是個巨大優勢,而Nx在一個程式中包含了一大堆驚豔的選項,能把耳機變成你的秘密武器。

設置鍵盤快速鍵 

耗時:30分鐘 成本:幾乎免費 

 

我們都知道鍵盤快捷鍵多有用。 你很可能已經習慣了複製和粘貼,這已經成為了肌肉記憶——想像一下,每次想要使用這套操作時,轉到“編輯”功能表里選取得有多慢啊。 對於各種軟體中的快捷鍵,你可能使用得有熟有生,但如果你主用DAW,學習快捷鍵就是值得的。 不需說這將節省多少時間了,那麼你如何實現操作速度上的飛躍呢? 

學記鍵盤快捷鍵

準備好特定DAW的鍵盤快捷鍵清單,最好是突出顯示需要記住的快速鍵。 一種方法是,在螢幕旁邊貼個便簽。 每次你要打開功能表項或右鍵按單時,可以暫停一下想想並看看快捷鍵在哪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快捷方式應該就會逐漸烙印在你的工作記憶中。 

一些常見DAW的完整鍵盤快捷鍵清單,附送如下:

FL Studio

https://www.image-line.com/fl-studio-learning/fl-studio-online-manual/html/basics_shortcuts.htm

Logic Pro: 

https://support.apple.com/en-gb/guide/logicpro/lgcp02bf31b6/mac

Ableton Live: 

https://www.ableton.com/en/manual/live-keyboard-shortcuts

Cubase: 

https://steinberg.help/cubase_ai_le_elements/v9/en/cubase_nuendo/topics/key_commands/key_commands_default_c.html

ProTools: 

合理劃分任務和工作 

耗時:無 成本:免費 

 

分工,是經濟學中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事實證明,你也可以在音樂工作中利用它。 在不同活動之間切換跳轉可能是最磨耗我們時間並制約生產力的因素之一。 分散注意力再重新關注於新事物特別浪費時間——每五分鐘切換一次活動是無法完成工作的。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混音時需要從源頭對特定合成器部分或錄音進行調整,或者發現某條旋律在不同的八度中聽起來會更好。 更糟糕的情況還有,你可能需要中途臨時學習某個外掛程式的工作原理,或者處理系統崩潰了(Oh no! )。 這些都無助於工作的推進——那麼有何建議呢? 

你可以通過劃分工作環節來避免這些麻煩。 比如用一天時間,你可能是進棚專注於聲音的設計。 另一天,你做出一些很棒的聲音,將它們渲染匯出成音訊。 第二天,你將編排這些聲音,或給前一天編好的工程做混音。 通過專項活動對應特定工作環節,你可以避免分神,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掌控你的時間管理

這種工作方式聽著可能不太靈活,但它確有其優點。 一旦你熟悉了自己的日常思維和情緒對工作態度和工作流程的影響,你就會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今天感覺創意爆棚,是個幹活兒的好日子”; 或者,“今天感覺還是給工作室做做保潔吧”。 這些情況都會在某個時候發生。

從一開始就參考類似音樂 

耗時:每個專案只需幾分鐘 成本:免費 

 

音樂製作參考,是將你未完成的作品與商業成品音樂進行比較。 其的目的不是剽竊或抄襲,而是進行對比。 如今商業音樂標準甚高,迫使你可能需要從一開始就找準角度融入進歌曲的感覺、氛圍,甚至是對標響度。 

你的耳朵有可能會失去洞察力,並習慣於專案本身的聽感。 作品參考則能讓你與理想結果狀態進行比較,並努力向其靠攏。 當瞄準好特定聲音時,在創作過程開始時使用參考可能是個好主意,而在創作過程結束並進行母帶時,參考就更重要了。 

無論你是將完成的幾首母帶導入進專案並在其間獨奏切換,還是將音訊輸入直接連進監聽音箱做快速手動切換,音樂作品的參考都是當今製作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並軌音訊——何時? 何故? 

耗時:幾秒 成本:免費 

 

將DAW工程專案的部分內容並軌渲染成音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我們的CPU和記憶體都能處理大型專案,因此這一步不再是那麼的必要。 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音訊並軌操作中獲得一些好處。 

隨時並軌 

比如,要在FL Studio中將軌道合併為音訊,就右鍵按兩下所需音軌並使用功能表中的“Consolidate Track”選項合併軌道。 

我們可能都曾因花費了太多時間去斟酌聲音而內疚,以至於浪費了做其他事情所需的寶貴時間。 整合音軌是一項艱難但必要的做法,可以劃清界限並推進任務持續進行。 即使感覺尚不“完美”,你也可能會從“停止”中受益。 

對於所設計的聲音,如果我們決定將其渲染為音訊,就意味著不能再在軟體樂器或外掛程式面板中進行調整了。 但你仍然可以使用效果器對音訊進行修改,儘管會失去一些創意控制。 不過從優勢方面來說,你能釋放一些CPU和記憶體性能。 

需要繼續前進時,原位並軌

在Logic Pro中,你可以使用“Bounce In Place”(^B)命令將樂器軌道轉為音訊。 

任何為自己創作和編排的音樂做混音或母帶的人,都能從這種思維方式中受益。 在混音或母帶之前,你可以將工程導出為Stem音訊軌道。 當你應該集中精力使現有材料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時,這能避免總想著修改微小因素的誘惑。 

瞭解自己的思維方式 

耗時:一輩子 成本:幾乎免費

 

創造力源於思維,而思維似乎是我們最難搞懂的一件事。

創造「新」事物其實很少發生。 卡爾·榮格說過:“人不掌控思維,而是思維掌控著人。 “作為一名音樂人,你可能覺得一些想法是你”產生“出的,或者是在某些神奇時刻突然冒出來的。 反正從主流心理學角度來說是這麼個意思…… 

表層之下,你的大腦不斷思考著新想法並重新組合舊想法。 與此同時,你通常不會警覺意識到,解決問題的想法佔據了你的大部分注意力。 我們的潛意識會在後台彙集新想法,並在準備好後將它們帶入到我們意識表層。 

釋放你的大腦,更巧妙地創造並工作

為了讓我們的頭腦清醒,就必須減少大腦的負擔。 我們需要刻意讓大腦休息一段時間,以便發揮創造力。 你可能經常覺得自己在洗澡時、在火車晃悠上時或等著水燒開時容易「想到新點子」…… 那是因為那時我們人通常很放鬆,精神也很放鬆。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將其用到音樂人和製作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呢? 你需要瞭解自己的思維方式,認識到你不能強迫而為,得知道要得到解決方案或想法可能需要些時間,然後你必須等待時機成熟那一刻的到來。 

消息來源:midifan:我們關注電腦音樂

Categories: blog, dj art, production, sound
Q

Written by:Q All posts by the author

analog design digital structure 來自南台灣古都的已婚大叔,喜歡DJ、電子音樂、數位科技、電影、閱讀、旅行、羽球、Camp、吃吃喝喝、貓奴一枚...

say some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