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ion Loudness 感知響度的魔力

關於聲音 總的來說,各有各的調 但有些知識點跟技巧仍要有所瞭解啊….

引言 

談到聲音,我們通常會認為響度(loudness)是對聲音強度的簡單度量。 然而,響度的概念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實際上,感知響度(perceived loudness)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聲音的頻率到聽者自身的聽覺敏感度。

影響感知響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聲音的頻率。 低頻聲音(如低音音符)被認為比高頻聲音(如高音音符)更響。 這是因為低頻聲音具有更多的能量,並且能傳播得更遠。 此外,人耳對低頻更加敏感,這也會影響響度的感知。 

另一個影響感知響度的因素是聽者自身的聽覺敏感度(hearing sensitivity)。 有些人可能對某些頻率更敏感,或者能夠在較低的音量下聽到聲音。 這會造成一種現象:某一種聲音,對一些人來說是安靜的,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顯得很響。 

聲音的持續時間也會影響感知響度。 簡短而突然的聲音(如一聲巨響)通常被認為比持續而平穩的聲音(如嗡嗡聲)更響。 

你聽到聲音的環境同樣會影響感知響度。 例如,在安靜的房間里聽到的聲音,可能比在嘈雜環境中聽到的相同聲音更響。 

最後,聲音的聲壓級(SPL,sound pressure level)也會影響感知響度。 聲壓級是衡量聲音強度的標準,通常用於確定聲音的響度。 然而,聲壓級並不總是感知響度的準確指標。 

總之,感知響度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頻率、聽覺敏感度、持續時間、環境和聲壓級。 了解這些因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聲音的魔力及其對我們感知的影響。 

這裡有一個神奇技巧送給你,這可是金玉良言……

音訊工程師普遍知道耳朵會欺騙大腦。 你在參考混音(mix for reference)中聽到的中低頻(low mid)被提升了,而不是次低音(sub-bass); 或者是在你想像的頻率更高的地方提升了次低音。 這個更高的頻率被稱為諧波頻率(harmonic frequency)。 這是人們常犯的一個典型錯誤。 是的,混音中確實有次低音的音訊資訊,但它被隱藏在低音層之下,可以沿著那個音符的諧波頻率進行提升。 

在本教程中,我建議你下載一款由Voxengo提供的免費頻率儀(frequency meter),名為SPAN。 首先,這是一款很棒的頻率儀,而且是免費的。 如果你在頻率視窗中滾動滑鼠,你會注意到視窗中出現一個十字游標。 你還會注意到,在頻率窗口的頂部顯示了赫茲音分。 如果你沿著整個頻率範圍左右移動滑鼠,你會發現每個頻率都適合特定範圍的音分。 換句話說,每個頻率都有一個對應的音調。 我學到該知識點的那天,我的人生發生了改變! 如果你知道音符的音調,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如何混音。 

總之,使用這個頻率儀來説明你可視化我下面要講的內容。

問題來了 

業餘混音師往往認為,應該在聲音的基頻範圍(fundamental range)內提升次低音或任何聲音頻段。 而專業人士明白,你不一定總要在基頻範圍內提升; 有時最好是在聲音的諧波或次諧波(sub-harmonics)範圍內提升,這取決於其他衝突聲音出現的位置。 

例如,演奏在C2的三角波次低音,其基頻在65Hz。 當人們提升這樣的次低音時,通常會在65Hz處進行提升。 但專業人士知道,可能更明智的做法是在這個聲音的諧波頻率處提升,這些諧波頻率分別是132Hz和262Hz,當然,這取決於其他競爭樂器層出現的位置。 然而,他們常常忽視了聲音的諧波和次諧波。 

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如果你的底鼓在65Hz有很多次低音資訊,而你又在65Hz處提升次低音,那麼這兩者會變得混濁。 如果你削減其中一個以讓另一個有空間突出,你最終會失去那個聲音的豐滿度。 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神奇技巧 

要應對上述問題,一個技巧是提升該基頻聲音的諧波頻率。 在上面的例子中,你有一個底鼓和次低音,它們在同一個頻率範圍內出現。 如果你在65Hz處削減次低音以讓底鼓突出,你會失去次低音的力量。 

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首先將次低音與底鼓進行側鏈處理,以便在底鼓和次低音同時出現時,動態地讓底鼓有呼吸的空間。 然後在次低音的諧波處進行凹槽提升(notch boost),以“欺騙”耳朵,讓它們以為基頻已經被提升了,但實際上並沒有。 這種方式的美妙之處在於,你可以在不需要提升聲音基頻次諧波的情況下,提升聲音的響度。 

解釋聲壓級 

上面的技巧,是與你樂器軌道的聲壓級(SPL,sound pressure levels)有關的。 SPL是另一種表達聲波強度的方式。 較低頻率的資訊需要更高的強度,才能達到與較高頻率資訊相同的強度(見下圖)。 

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 10 估計 100 電話 .(th eshold) 10k 100 1000 頻率 (Hz) 等響度曲線 ISO 226:2003

圖 1 用一張圖表來解釋聲壓級。

“感受”,而非“聽到” 

因此,我們來運用上面的例子。 在132 Hz處進行凹槽EQ提升所需的分貝較少,以達到在65 Hz處相同的提升效果。 這使得你整體混音中添加的重量感(weight)更少。 最終,欺騙耳朵認為事物聲音更響,而實際上,你在混音過程中並沒有增加那麼多的重量感。 這,是關鍵。 如果你在混音中添加的重量感更少,你就為其他樂器騰出了更多空間。 

由於大多數次低音頻率出現在如此低的頻率範圍,因此這幾乎是人耳無法聽到的。 次低音通常被稱為“ 感受到「 的頻率範圍」。 這意味著次低音通常被感受到,而不是被聽到。 如果你曾經去過舞廳,你會感受到胸腔里低音澎湃。 而這,就是你體會到的次低音頻率。 你可能也聽到了低音,但那只是由於那個低音的諧波頻率被你聽到了——因為人耳難以聽到65 Hz以下的聲音,而且也無法聽到20 Hz以下的頻率。 

感知響度 

感知響度是聽到的,而不是感覺到的。 因此,當你提升聲音的諧波頻率,以欺騙耳朵認為基頻得到了提升時,這會提高該聲音的感知響度。 很簡單。 這是大多數業餘混音師不瞭解的技巧。 一旦你發現其中的力量,你的混音本領將會突飛猛進。 

小心使用 

然而,你必須非常小心,別在不佳的頻率範圍內提升過多,通常這些頻率範圍在200Hz~300Hz,以及2000 Hz~3000 Hz之間。 這些區域,分別是渾濁和刺耳的聲音形成的地方。

因此,以C2的三角波次低音為例,我們可以看到你可能不想在262 Hz處(渾濁範圍)提升太多,就和為132 Hz頻段做提升一樣。 然而,在這些範圍內進行提升是可以的,只是要謹慎操作,並適度提升。 

這些頻段通常會變得渾濁或刺耳的原因是:所有樂器通常都會有一些基頻、諧波或次諧波頻率重疊的地方,而重疊之處就位於這些頻段里。 重疊的聲音越多,這個頻率範圍的重量感就越大,結果就是導致頻率衝突,使聽感變得更加渾濁(低頻)或刺耳(高頻)。 

旁注 

嘗試將你的鼓擊音調調到與你的歌曲音調一致。 如果你知道底鼓的音調,你就可以更好地將其與低音和次低音進行混音。 

再次使用上面的C2例子。 如果你知道你的底鼓是C2調,並且你的歌曲的調是A調,而你的低音的主音符也是A調。 你知道它們會在27 Hz、55 Hz、110 Hz和220 Hz處出現。 這樣你就可以更好把控提升哪個頻率,以使每個聲音分別突出。 因此,如果你在55 Hz、220Hz,以及可能的440 Hz處提升低音,那麼你就知道110 Hz處可以提升底鼓(底鼓的主要頻率通常在80 Hz到120 Hz之間)。 結合側鏈處理,你將擁有一個非常突出的低音和一個音調和諧的、突出的(standout)底鼓。 儘管記住,頻率越低,需要的提升值(分貝)就越少。 因為我們的技巧,是在更高的頻率上進行提升,以增加感知響度(perceived loudness),而不是感覺響度(felt loudness)。 感覺響度是重低音(subwoofer)的範圍。 聽覺響度在其之上,通常在65Hz以上,但這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之一是你的音箱或耳機的品質。 

這讓我回到了我關於使用高通濾波器來快速參考混音整潔性的觀點。 所以,你可以讓你的混音擺脫感覺響度,只聽到聽覺響度。 明白了嗎? 是的,你必須參考感覺響度。 但它應該被視為隱藏的層次,而不是主要的焦點。 

你在更高頻率上提升的原因是,它需要更少的EQ提升來增加某物的聽覺(感知響度)。 所以回到我們A調的歌曲例子。 你需要在55 Hz處做更多的提升,才能獲得“在更高頻率處只需提升1 dB”的相同效果。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傾向於過度提升低頻部分。 實際上他們可以在更高的頻率範圍內進行提升,以此為基礎而使用更少的提升值,從而達到相同的效果。 因此,減少混音的壓力,就可以減少渾濁。 

下面這張圖描述了我的意思。 它顯示的是等響度曲線(equal loudness curve)。 你看到的是聲壓級(dB)(左側),紅線表示頻率範圍內的等響度。 因此,接近10 Hz時,你需要將聲音提升到130dB,而相同的聲音在1000 Hz時只需提升到100 dB即可聽到。 明白了嗎??? 

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 10 估計 100 電話 .(th eshold) 10k 100 1000 頻率 (Hz) 等響度曲線 ISO 226:2003

圖 2 再用一張圖表,來說明頻率與提升範圍的關係。

在影院中使用的技巧 

大多數電影公司在為恐怖電影添加音樂時,通常會加入低頻背景嗡嗡聲,有時低於20 Hz,這低於人耳的可聽範圍,但能顯著地被感覺到。 這會增加整體聲音的壓力水準,而不被聽到。 這種增加的重量會被聽眾感覺到,使聽眾感受到額外的緊張感,而實際上並沒有聽到。 所以,當你在電影中知道某些恐怖的事情即將發生時,通常是這個技巧在發揮作用。 音樂人和製作人也可以利用同樣的技巧,但要小心,因為這會增加混音的重量,通常不建議使用。 我的建議是放棄這種方法,因為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提升你混音的強度。 

出處 midifan:我們關注電腦音樂

Categories: blog, dj art, production, sound
Q

Written by:Q All posts by the author

analog design digital structure 來自南台灣古都的已婚大叔,喜歡DJ、電子音樂、數位科技、電影、閱讀、旅行、羽球、Camp、吃吃喝喝、貓奴一枚...

say something...